金融监管总局发布风险提示 防范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金融监管总局7月10日发布风险提示称,金融监管近期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混淆概念、总局不实承诺、发布风险防范隐瞒风险等虚假宣传手段,提示诱导消费者办理网络贷款。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诱导网络贷款主要有三大套路,诱导消费者要注意防范。网络
混淆概念误导贷款。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利用言语误差,金融监管如以“分期缴费”“分期付款”替代“分期贷款”,总局有意误导或迷惑消费者在未充分了解服务内容和合同条款的发布风险防范情况下,完成线上签字或刷脸认证,提示签署网络贷款合同。虚假宣传过程中,诱导不法机构或平台可能通过诱导填写或技术手段窃取等方式收集个人信息,网络转卖给其他机构用于诈骗等非法用途,消费者面临个人信息被不当使用的风险。
不实承诺诱导贷款。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通过欺诈性承诺、夸大效果、杜撰信息,如宣传“包过拿证”“政策即将变化”“报名后国家有助学金奖励”甚至承诺就业保障等,引诱、催促消费者报名并办理贷款。在合同中模糊内容表述或设置极为苛刻且仅利于机构或平台的条款,比如若退费必须扣除高额违约金等,增加解约成本。有些机构或平台实为“壳公司”,主要目的是骗取钱财,无法提供实质服务,甚至不断变换地址逃避监管或法律责任。消费者发现被骗后,往往因机构跑路导致维权困难。
隐瞒贷款实际成本。一些不法机构或平台只宣传较低的表面利率、日利率、月利率,不披露较高的实际利率、年化利率、综合借贷成本,诱导消费者过度借贷。或者在宣传时模糊收费标准,故意隐瞒额外费用,实际操作中以“额外服务”“高端定制”、违约金等名义额外收费,导致实际支付的息费远超预期。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消费者应提高警惕,理性分析高回报承诺,核实宣传真实性,拒绝各类话术套路。在选择服务时,消费者应优先考虑具有合法资质、信誉良好的机构,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资质信息。办理业务时要谨慎提供个人信息,定期检查账户异常情况,发现信息泄露及时采取措施。
责任编辑:游婕
(责任编辑:休闲)
-
2022年4月16日,“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少儿篮球培训升温,不少家长送孩子参加篮球培训。视觉中国/图)2024年12月上旬,厦门市思明区普罗国际琴行卷钱跑路。据媒体报道,在一个月前的“双十一”,该琴 ...[详细]
-
中国基层慢阻肺规范化管理效果评估研究横向科研项目启动会在汉阴县人民医院召开
3月5日,中国基层慢阻肺规范化管理效果评估研究横向科研项目启动会在汉阴县人民医院召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种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给患者家庭和社 ...[详细]
-
聚焦科技前沿,推动成果落地!广州从化科技活动周启动_南方+_南方plus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为积极响应 “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 的号召,近日,广州市从化区科 ...[详细]
-
橘子皮也能造纸?广东支教大学生“花式整活”,新疆娃乐开花_南方+_南方plus当中国古法造纸技艺融入支教课堂,会擦出什么火花?近日,广州美术学院以下简称“广美”)援疆支教队的大学生,在新疆喀什地区伽师 ...[详细]
-
发布者:冬冬 浏览量:6617发布时间:2022/3/4 16:04:23 近几年,创新的杯装饮料开始崭露头角,成为了饮品市场上一道醒目的风景线。一杯凉爽的果汁饮料,让你在这 ...[详细]
-
近日德国媒体Game.de一项最新研究表明,使用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的玩家数量减少,与2019年相比,PC使用率下降了20%,而主机游戏的玩家增加了29%。Game.de通过调查25000名德国人的游戏 ...[详细]
-
New Balance这几年的发展大家都是看在眼里的,不说有多么的强势,但至少真的很用心在做推广了,光是这小半年就推出了许多联名系列,可以说是满足了鞋粉们的购买欲了。趁着热度做事总是比较顺利的,效果也 ...[详细]
-
一、奶粉排行榜10强介绍二、价格比较三、品牌介绍四、适用人群一、奶粉排行榜10强介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婴幼儿奶粉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在市场上,各大品牌的婴幼儿奶粉琳琅满目,让消费者不知如何选择 ...[详细]
-
向“借贷公司”借5万元竟要还16万 厦门一男子遭遇“套路贷”
犯罪嫌疑人高某中)被警方抓获。 通讯员 供图海峡网讯 海西晨报 记者 陈小斌 通讯员 厦公宣)向“借贷公司”借5万元,没想到就遇到套路贷,最后变成欠款16万元,连小轿车也被&l ...[详细]
-
盘面情况:FG2109合约下探回升,期价收跌。当日收盘2634,较上一交易日-1.79%;成交量775284手,持仓量472679手,-10430;基差6。消息:1、据隆众资讯,截止6月3日当周,全国 ...[详细]